山東壽光:從簡易大棚走向光伏溫室
來源:壽光日報|作者:--|發布日期:2014-07-23
21世紀,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,溫室大棚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,但大棚的“升溫、保溫”一向是困擾農戶的重點問題。現在壽光蔬菜集團采用“光伏農業大棚”,不但處理了這一問題,更為國家提倡的綠能農業、節能減排提供了一種優良的解決方案。很受老百姓的喜歡。
在山東壽光蔬菜集團現代農業園內,總經理王志剛自豪地說:“這座溫室有72架栽培槽,采用自動行走升降車進行整理,參照荷蘭種植模式,可種植1.7萬株西紅柿,一個生長周期單株西紅柿可長15米高,今年每平方米收入可達300元。”
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說:“近年來,壽光瞄準世界農業先進水平,實施了農業高端化、園區化、標準化、品牌化和種苗化,推進了農業‘五個’轉型升級,走出了一條具有壽光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。”
如今,壽光以超大型智能日光溫室、超大型自動化大棚、第六代大棚等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達137個、8.9萬畝,其中2013年建設蔬菜、畜牧、漁業等高端農業園區項目97個、3.8萬畝。
轉型:從簡易大棚走向智能溫室
山東金百利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張明國說:“金百利農業園區占地430畝,建設了6個連棟超大型智能溫室,每個溫室占地4000平方米。”
在壽光華天光伏農業示范園,濰坊華天新能源集團副總經理趙東海說:“2011年公司開發了透明背板單晶硅組件,主要用于蔬菜大棚;投資4000萬元,占地180畝,建設了17個太陽能光伏蔬菜大棚,裝機1兆瓦,年發電160萬千瓦時。”
壽光市委常委、副市長王惠玲說:“1989年壽光利用簡易塑料大棚試種蔬菜成功以來,絕大部分大棚已進行了4次以上的更新改造。目前,蔬菜大棚已有40萬個、80萬畝。”同時,圍繞提升蔬菜生產水平,開展了育種、育苗、栽培、植保、設施等科技研發,引進推廣了1000多個新品種,研發推廣了水肥一體化、沼氣利用、智能溫室模式、立體栽培、無土栽培、生物組培、臭氧抑菌等300多項國內外新技術和新模式。
點擊次數:1353 更新時間:2014-07-24 【
打印此頁】 【
關閉】